得,哥们儿我又来看热闹了。
九月份的泰山底下,那叫一个旌旗招展,锣鼓喧天。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名字听着就特时髦的地儿,正儿八经地给2025级的小萌新们办开学典礼。
我跟你说,这事儿的魔幻程度,堪比让一群未来的时尚教主去挖防空洞。
当那庄严的国歌一响,全场几千号人,有一个算一个,唰地一下立正。
你说怪不怪,前一秒还在叽叽喳喳讨论食堂哪个窗口的饭好吃的小屁孩们,后一秒脸上就挂上了那种“我正在参与一件天大的事”的神圣表情。
这表情切换速度,奥斯卡都得给他们颁个集体奖。
我每次看到这种场面,心里都犯嘀咕:这到底是发自肺腑的崇高,还是肌肉记忆式的条件反射?
说真的,这种场合的重头戏,永远是领导讲话。
学院院长马培安,往台上一站,气场十足,开口就是“成长”。
这词儿选得,绝了。
上能接到民族复兴,下能粘到个人前途,简直是万能膏药。
他给新生们指了三条明路:“心有所向”“行而不辍”“眼中有光”。
听听,多带劲儿。
可我怎么听着,就那么像我健身房私教冲我喊“再来一个,你能行!”
的味道呢?
道理我都懂,可我这胳膊它有自己的想法啊。
这就好比你刚注册完游戏账号,连新手教程都没跑完,系统GM就给你发了个全服公告,说拯救世界的史诗级任务已经绑定到你身上了。
你什么感觉?
你只会觉得这GM八成是疯了。
立“登顶志”?
大哥,我现在连宿舍楼的顶都还没摸上去过呢。
最逗的还得是这军训。
一群以后要跟布料、剪刀、缝纫机打交道的艺术家苗子,开学第一件事,是穿上那身毫无美感可言的迷彩服,在太阳底下练“一二一”。
这叫什么?
这就叫行为艺术。
你想象一下,那双未来可能要在巴黎时装周上翻云覆雨、决定下一季流行色的手,现在正紧紧地贴在裤缝线上,一动不敢动。
这画面,充满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荒诞感。
当然了,总有那么些“过来人”会语重心长地拍着你的肩膀说:“年轻人,这都是为你好。磨练意志,懂不懂?现在的孩子,就是欠练。”
得,又是这套嗑。
好像只要把人扔在操场上暴晒个十天半月,就能自动生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模块,即插即用,终身保修。
扯淡。
一个人的意志力,从来都不是靠这种短暂的、高压的、近乎表演性质的活动就能炼成的。
你让一个真心热爱设计的学生,为了一个完美的版型,通宵画图改稿,他能比谁都坚韧。
那股劲儿,是从心里长出来的,不是靠教官的哨子吹出来的。
集体荣誉感也一样,是在小组项目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吵得面红耳赤然后又一起熬夜攻关中产生的,而不是在“一二三四”的嘶吼中练出来的。
我不是说军训一无是处,起码它能治好你的同手同脚。
对于很多新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脱离家庭,体验一把纪律的铁拳。
但咱能不能别把它吹得那么神乎其神?
好像只要走完了这个流程,一个个就都脱胎换骨,成了百毒不侵的“强国一代”。
生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看着新闻里新生代表姚泰宇和教师代表刘亚君的发言,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稿子不错,感情饱满,就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信几分。
尤其是姚同学,那张青春洋溢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挺好的,真的。
只是不知道当他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完全是诗和远方,还有挂科、失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时,今天在台上的这股豪情壮志还能剩下几两。
所以说,这场盛大的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训仪式,与其说是一堂课,不如说是一场秀,一场精心编排的、充满象征意义的盛大演出。
它用一种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了身份的转换。
学院党委书记郝燕把那面军训团旗交出去的瞬间,就像是按下了启动键——好了,孩子们,你们的“成人世界”体验卡,从现在开始计时。
至于这张体验卡能玩出什么花样,是成为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还是成为一个只想在宿舍躺平的咸鱼,那就要看各位的造化了。
毕竟,通往泰山的顶峰,从来就没有缆车,路,还得自己一步一步地爬。
你说呢?
股票股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