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本写的,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前一秒,咱们的宝贝疙瘩C919还被人按在地上摩擦,交付量给砍得只剩个裤衩,一帮人正准备唉声叹气,说咱们的国产大飞机是不是要“出道即巅峰”了。
结果下一秒,非洲兄弟直接掀了桌子,愣是把一盘死棋给下活了。
这事儿就发生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全世界的航空大佬都瞅着呢。
尼日利亚的代表,不带一丝烟火气地扔下一句话:我们正琢磨着给中国的C919搞个适航认证。
啥意思?
翻译过来就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那两张通行证,我们觉得吧,不是非要不可。
我们尼日利亚,这个非洲人口第一、未来潜力爆棚、坐拥2.3亿年轻人的市场,愿意自己给C919发“驾照”。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过去几十年,全球民航圈都默认一个规矩:飞机想卖遍全球,先去跟FAA和EASA磕头拜码头。
这两家机构,就像是武林盟主,他们点头,你的飞机才能在江湖上走动。
这套玩法,让波音和空客赚得盆满钵满,也成了美国人手里最好用的一张牌。
他们想卡你脖子的时候,都不用动手,只要在那张“准考证”上动点手脚,就能让你寸步难行。
我们的C919,不就正吃这个亏吗?
谁能想到,尼日利亚这记“黑虎掏心”,直接打在了七寸上。
他们压根就没想去顺着老规矩玩,而是选择了“重开一局”。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适航认证,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的主权。
我们信得过中国民航局(CAAC)的标准,那我们就可以认。
至于法律文件,那不是问题,改就是了!
这哪是商业合作,这简直就是一场“航空独立宣言”,告诉全世界,地球不是围着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转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
越南年初的时候,其实也动过类似的心思。
他们内部文件里就在嘀咕,老这么被欧美的规矩捆着,很多好飞机都进不来,是不是也该给自己松松绑,给C919这样的“新人”留个座。
你看,当一个游戏规则变得不公平,总会有人想换个新玩法。
这已经不是C919一架飞机的事了,这是对旧有航空霸权的一次集体“叫板”。
当然,咱们也得实事求是。
光靠兄弟们抬一手,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C919现在最大的痛,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供应链。
彭博社的数据冷冰冰地摆在那,今年交付目标从75架砍到25架,甚至有机构预测最后能有18架就不错了。
为啥?
心脏、神经、大脑,很多关键部件还攥在别人手里。
通用电气的发动机,霍尼韦尔的航电……这串名单,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人家心情好,就卖给你;哪天不高兴了,说断供就断供,你一点脾气都没有。
这种滋味,谁尝谁知道。
但咱们中国人有个特点,压力越大,反弹越高。
你不是用发动机卡我吗?
行,我自己造!
适配C919的“中国心”——长江-1000A发动机,已经离拿证不远了。
商飞那边更是立下了军令状:到2028年,C919的国产化率要干到95%以上。
这条路,咱们走得虽然辛苦,但不是第一次了。
当年的运-20,不也是穿着“俄国鞋”起步,后来才换上咱们自己的涡扇-20吗?
歼-20,更是从俄制引擎一路换血,才有了今天睥睨群雄的底气。
造飞机,从来不是短跑,而是一场倾尽国力的马拉松。
所以,现在再回来看尼日利亚这一步棋,就更有味道了。
它像一颗石子,扔进了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它为C919打开了一扇通往“非欧美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所有正在观望的国家一个全新的选择题。
当我们的产能爬坡完成,当长江发动机的轰鸣响彻天际,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原来不看美国脸色也能买到好飞机时,你猜FAA和EASA,还能不能像今天这么傲慢?
说到底,美国人想埋雷,把我们困在自家院子里。
可他们没想到,我们压根就没打算在他们画的圈里玩。
他们修墙,我们就开路。
这盘大棋,才刚刚进入中局。
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股票股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